“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可是黄皮肤的我们还细分了很多籍贯。当年也随着每个籍贯的先辈南下到马来西亚落地生根之后,也把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习俗飘洋过海带到了这里。各个籍贯在与本地的文化相融合后变得更加多元化和独特。来了解了解!
(图源:简笔画大全)
客家人 – 初二和正月二十很重要
客家人把年初二称为“开年”,是农历中最大的日子。这天客家人会准备贡品包括三牲、酒、茶,而且这些一定要用米筛装着,再朝天祭拜。(三牲:豬、雞、魚三品)
而正月二十是客家人的“天窗 / 穿日”。传说女娲是在这一天用五色石补天,后人为了纪念女娲娘娘而准备年糕和五色糕点。
(图源:姐妹糕点脸书)
必吃年菜:
- 鸡翅:通常是为年轻人准备,希望他们可以在学习或职业中展翅高飞
- 鱼头:通常留给长者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 鱼眼:据说小孩们吃了鱼的眼睛对他们的学习上会做得更好
广东人 – 初七捞生庆祝人日
广东人在团圆饭会烹煮很多好意头的食物,而且会吃剩一些饭菜留到第二天,以表示将财富带到第二天。(有钱剩)
初二对广东人来说也是“开年”之日,做生意的商家们会在这一天拜拜以祈求他们的生意兴隆。而且年初二是嫁出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呢!
而在初七这一天广东人一定会捞生,表示越捞就会越风生水起,越风调雨顺的意思。(下图只是参考,不要拿食物来玩而浪费食物哦)
(图源:Gyfcat)
必吃年菜:
- 发菜:表示发财(广东谐音),象征着财富、繁荣
- 鱼:象征年年有余(有剩下的钱财)
- 青葱:表示聪明伶俐
福建人 – 初九拜天公
初八晚上爆竹比正月初一还大声还多!因为是福建人拜天公的大日子!在初八晚上,福建人会在祭坛上摆满许多新鲜水果、烤肉、红鸡蛋、甜糕、茶、还有最重要的甘蔗。
(图源:LC小家伙综合网)
传说很久以前,福建人在农历正月初八和初九躲藏在甘蔗种植园而免被日本海盗屠杀,而当天也正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由于福建语中的“甘蔗”(kam chia)听起来像“谢谢”(kam xia),因此甘蔗被用来表达对玉皇帝的感激之情。
误解:很多人以为拜天公是福建人独有的习俗,其实福建、潮州、客家甚至峇峇娘惹也非常重视天公诞。
潮州人 – 橄榄很重要
潮州人在除夕的神桌上会供奉一碗插着春花仔的白饭,而这碗饭会摆到发霉为止,象征去年存(剩)到今年。还有还有,原来除夕晚吃火锅是潮州人的习俗呢!这是因为潮州的农历新年期间天气通常很冷。而且他们也不会把菜肴清光,一定要留剩饭菜到第二天。
(图源:天地銀行香铺脸书)
潮州人称大年初一为“过正”(或新正),意味着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长辈们都会在这天煮一锅有白果、桂圆(龙眼)等材料的糖水,晚辈们就会捧着糖水向长辈们拜年;而向亲友拜年时,必须以橘柑和橄榄作为贺礼交换,因为在潮州话里这叫做“换吉”。根据传统,橄榄在清朝时被用作于祭拜和献给皇帝的贡品。
(图源:搜狐)
而在初七人日这天,潮州人会烹煮一道民间食物“七样羹”。相传宋朝有一京官遭遇奸臣谋害被贬到江南。而刚巧初七这天他饿得头晕眼花后,就地取材一些野菜后煮成杂菜汤喝下后,顿时有了力气,后来复职升官后回忆起“救命野菜”,并让其家人在初七煮7样不同的菜一起吃。
海南人 – 祭拜妈祖
在除夕晚团圆饭后,在巴生谷的海南人都会前往吉隆坡的天后宫向妈祖(海洋守护神)祭拜。因为海南人的先辈都是住在海南岛上并靠海为生,所以他们都会向玛祖祈祷,祈求他们能够安全航行,风调雨顺。因此妈祖也被称为福建和海南两省的守护神。如今,海南人都会向妈祖祈祷并寻求指导,希望他们的生意和子女学业都能顺风顺雨。
(图源:搜狗百科)
福州人 – 红酒米线很重要
红酒米线是福州人的象征繁荣与长寿的必备菜。有些福州人会加多两个鸡蛋,以期望在新的一年里为吃的人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图源:8guava.com)
福州人还有一个很得意的习俗,父母都会在小孩们吃过团圆饭后轻轻地帮他们抹抹嘴,表示着童言无忌,如果小孩们说错了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他们。
(图源:发表情)
另外,年糕对福州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食物。除了用来祭拜祖先,年糕也是团圆饭的甜品,即使不吃,年糕一定也是摆在桌上。除此之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看了这篇文章后,大家是否都跟着所相传的习俗一样过年?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习俗都是为了教导后辈要饮水思源、感恩、对神明和长辈的尊敬等等。习俗这种东西,有心就好,有些不必盲目跟随,但不可藐视。 大家都是希望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然后就可以 HUAT HENG ONG啊!😉
(图源:图怪兽)
关注我们,将城中话题、国内外资讯 hambalang 带入袋!
iOS app 【点击这里】
官方面子书 【点击这里】
官方 IG 【点击这里】
延伸阅读:
一起来过年咯~睇睇外国人民都有哪些奇特的民间习俗吧~(亚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