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榴莲、肉骨茶、Roti canai?带你换种方式认识马来西亚!

毛毛 | 2020年12月8日 点阅
Xplode LIAO_旅游_马来西亚_海岛
玩赏全球 旅游美食
分享:
8
阅读时间: 2 分钟

毛毛在中国留学常被问“马来西亚特产是啥?”

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榴莲、椰浆饭、肉骨茶,Emmm……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发表情)

 

首先,身为本地人的你一定知道,马来西亚是世界潜水爱好者的朝拜圣地。听到这个,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熟悉的诗巴丹,仙本那,热浪岛?不过,熟悉和了解是两码子事,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下马来西亚海岛背后的故事吧!

 

没有国籍的“海上吉普赛人”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Pinterest)

 

仙本那(Semporna)位于沙巴斗湖,在马来语中寓意为“完美”。它如同被海水包围着的小城市一样, 犹如现实世界中的梦境之岛。事实上,离仙本那不远处有一座大型岛屿——奥玛多岛,那里可住着神秘的巴瑶族人哦。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Pinterest)

 

巴瑶族靠潜海捕鱼为生,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Sea Gypsies)”,是世界上仅存的海上游牧民族。巴瑶族虽生活在马来西亚,但他们没有公民权,也没有任何的国籍归属。从菲律宾逃难到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岛屿,巴瑶族无法证明身份来源,无国籍的状态导致他们始终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处于无人关心、贫穷且受歧视的状态。

巴瑶族世代都以海为家,认为自己与大海紧紧相连。为了适应海水的压力,巴瑶族甚至在幼儿时期便弄破耳膜,这让他们得以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游泳。另外,他们的文化风俗能够建立并保护海上贸易路线,因此受到很多苏丹的敬重。

 

与世隔绝的难民营“比农岛”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Pinterest)

 

比农岛(Pulau Bidong)位于登嘉楼州,看似默默无闻的小岛,却拥有重要的历史痕迹。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Pinterest)

 

比农岛曾被充当成难民营。越战之后,约20至40万越南船民为了逃离共产政权的统治而不幸死于海上。当时的政府为了应付大量涌入的船民,便决定将该岛作为难民营,并严禁任何人接近该岛,连渔民也没得谈!

这些越南难民只有在获得第三国收容后才可离开。当时的联合国难民署也耗资1亿8000万元,在岛上兴建发电屋、商店、学校等基础设施。尽管如此,卫生和医疗条件的不足加上食物短缺,不少船民都患上了传染病。

1991年难民营关闭后,比农岛被列为受保护海岛,政府在岛上建立了登嘉楼大学的海洋研究站,并保留该岛最原始的风貌。虽然目前该岛开放让公众参观,但游客得遵守旅游指南以及登岛人数限制,确保该岛的生态环境受到保护。

 

“停泊岛”为何意

 Xplode LIAO_海岛_马来西亚

(图源:Pinterest)

 

停泊岛(Pulau Perhentian)在马来语中为“停泊”之意,而该岛正是曼谷和马来西亚之间的交易点。停泊岛在19世纪的地图上被标示为“站点岛”(The Station Island),另外,该岛以及天鹅岛也是1970年代越南难民和船民登陆的岛屿之一。

看到这里,觉得自己长知识了吧~ 虽然疫情肆虐,但疫苗出现后,得马上给自己休个假,到海岛释放被压抑已久的灵魂,顺便也感受一下马来西亚海岛浓厚的历史气息吧~

+1
6
+1
10
+1
3
+1
12
+1
4
+1
4
+1
3
分享:

爆点追一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