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故事聚焦在1987年刚解禁的台湾,那是一个看似恢复自由,人们封建的观念却从未改变的年代。《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原型来自导演柳广辉的初恋,甚至为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在2020年初选择跟家人坦白出柜。(这里给导演点赞 👍)
在当时那个封建的社会氛围下,同志的身份受到歧视、霸凌和压迫,他们无法追求自己所爱的人、事、物。两位主角张家汉(陈昊森饰)和王柏德 Birdy(曾敬骅饰)游走在友谊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受到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两人一再压抑对于爱、性和性向的摸索。他们虽然彼此相爱,但这样的爱不能轻易说出口,深怕一不小心就会与全世界为敌。
Birdy 你真的很会撩!
一般的青春校园电影就是想向观众表达“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干过所谓的坏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当然也不例外,电影中也有想要儿子考好成绩的父母、叛逆时期的孩子这种人物设定,不同之处就在于,这是一部青春校园同志电影!两个小鲜肉相爱相杀的爱情,他能不香吗!
阿汉和 Birdy 是两个身处在保守年代的青少年,他们两个人对于自己的性向、行为和想法产生自我怀疑,但我们能从他们的小互动中,看出他们有爱的火花,两人是真爱无疑!完完全全让观众陷入到电影塑造出的甜甜爱情氛围当中。
这一段真的很扎心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从题材、选角和剧本走向到呈现方式都很有深度,导演把同志电影剧情建立在“刻骨铭心”的初恋的基础之上,让电影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另外一方面,片中除了两位小鲜肉对爱与性的探索,配角各自的故事也让电影更有厚度,欧神父因为走过同样的路而劝阻、对母亲来说在一起日子久了就是爱,每段细节都在表达当时那个保守,不管男男、女女或男女都不能自由恋爱的年代,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全程有笑也有泪,看完仿佛自己也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让观众再体会一次初恋时的那种单纯悸动和遗憾,就如同片中那句:“每个人的初恋,都跟史诗电影一样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其实在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 Birdy,也就是说重逢戏份是他对这段感情的美丽想象。电影以时隔多年的两人在加拿大重新相遇作为结局,当时社会也已经进步和开放,同性恋不再是难以启齿的议题,当年的两个青少年也已经长大,得以更成熟的状态去审视彼此的这段关系。
毛毛想导演也是想通过这样的结局传递“爱的力量无限大”,让更多人知道爱是最美好的事情,并且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样的权利去拥抱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是一部能感动大家的好电影,片中不少触动人心的画面都好像是在对这个世界宣示,同性需要被关注和支持,而电影里的阿汉和 Birdy 或许也能勾起你刻在心底已久的那个名字。
(图源:小红书)